“大武汉”是武汉人的自嗨?这座城市不简单,城建水平排名第五

苏丹卿 2021-09-09

建筑是缩小的城市,城市是放大的建筑。

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邻里相处之道,和谐、融合、包容、一致……很重要。

不论是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建筑,还是现代文明下的高楼大厦,它们都深深影响着城市的空间与美感,也深深影响着世人对它们的思考与评价。

近期网上有这么一张图受到不少网友的转发和评论,即为“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估报告TOP50”。

这是否是官方数据,不得而知,但就图中的城市建设排行榜中,北上广深的排名似乎并无争议,但位列第五的武汉却引来网友极大的兴趣和讨论。

有人表示这是最客观、最公平的全国城建水平排名,有人认为武汉排名不实,也有人觉得这样的排名会给武汉招黑。

作为一个在武汉旅居了两年的外地人,我对武汉是充满好感的。

英雄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是直爽、不拖泥带水,犹如城市建设,每天不一样,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若让我单个评价武汉的城建水平,我所给出的分数肯定不低,但是否排名在北上广深后的第五名,我可能会犹豫,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之间会有一番较量。

大江大湖大武汉!

在中国历史上,冠以“大”的城市有两座:大上海和大武汉。

很多网友认为“大武汉”是武汉人的自吹自擂,殊不知“大武汉”的来由并非是武汉人提出来。回溯“大武汉”的历史发展,距离今天的我们并不遥远。

民国时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武汉应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武汉会战时期,全国各地响起“保卫大武汉”的口号;

20世纪初期,“驾乎津门,直追沪上”,武汉一度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

武汉,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年轻的特大城市。

3500多年历史的盘龙城遗址解开了武汉最是古老的面纱,随着1927年汉口、武昌和汉阳的合并,激发了武汉最是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直辖市。 1954年6月19日,武汉成为湖北省省会。

武汉,既是一座众所周知的江城,也是一座令其他城市望尘莫及的百湖之城。

每逢盛夏雨后,武汉上空的彩虹频频出现,这在其他城市十分少见。有时候,我真想给武汉提出一个“彩虹之城”的概念。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充分发挥了交通优势,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之一,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被称为“九省通衢”,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极佳、城市环境优渥的城市,武汉的城市建设水平是否与之匹配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楼不在高,有人则灵。

可武汉的楼,高之数量并不少见。

武汉历史上的第一高楼先后有汉口水塔、武汉关、晴川饭店、泰合广场、国贸大厦、佳丽广场、民生银行大厦等以及在建中的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

武汉高楼的建设的速度之快不仅展现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也展现了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当然,它还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磅礴气势,超高楼与大江大桥铸就的不同风格,彰显了武汉的多元化。

站在南岸嘴航拍武汉三镇,诸多网友眼里的看似无序的城市建设,实则是胸有成竹的淡定天下。

以上之见,若只是从城市建设水平而言,武汉足够优秀,足够有底气的优秀。

但城市与建筑的关系,犹如文章开头所言,犹如邻里相处之道。

这里再延伸一下,表面和气是城市建设的宏伟外观,内在和睦是衡量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能享受到的福利。

城市是否有活力,要看城市的人们是否充满活力,而这也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相信,未来的武汉,将是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的大气磅礴。

“复兴大武汉”正在进行中。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 2016 头条618 www.zz61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public_r['add_beia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public_r['add_jubao']?> <=$public_r['add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