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社科院博士被策反,同时向台湾等五家出售情报,后来结局如何

资深人士说文史 2021-04-18

#MCN百夫长计划#

2006年12月18日,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个极特殊的间谍案。被告人名叫陆建华,所犯罪“涉嫌泄露国家机密”罪。说这起案件特殊,是因为被告人陆建华是被另一起程翔间谍案引出来的

谈到我国层出不穷的间谍案中,有这么一个“高手”,他辉煌的时候,曾经一份情报直接贩卖给五个国家,并从中牟取大量的酬金。

甚至一份普通秘密级别的文件,辗转五方却能够卖出天价。把生意做到国家情报上,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会做生意的间谍,也是我们开头提到的陆建华。

那么,提起这个陆建华,本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服务于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情报部门,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2004年5月,北京国家安全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香港记者兼新加坡《海峡时报》中国首席特派员程翔与中国社会形势蓝皮书核心成员之一的陆建华,有不正当的往来。

经调查发现,在该年5月,陆建华曾经给程翔提供过多篇文章,其中有四篇涉及国家绝密数据。

当时北京国家安全局的调查人员还以为,陆建华是无辜的,他只是不小心把涉及国家绝密数据的文章提供给程翔,最多算是不小心泄露国家机密。

但没想到随着调查的深入,北京国家安全局的调查人员发现,陆建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无辜,而该年5月也不是他第一次给程翔提供类似涉及国家绝密数据的文章。

而且陆建华出卖情报并不是只发给一个地区,而是分别发往了五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包括台湾省和企图插手中国事务的美国。

调查越深入,就越让人对陆建华的沦陷感到愤怒。

那么,陆建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陆建华是上海人,1960年出生,他从小学习就好,思维敏捷,才18岁考入了复旦大学,后来,又去了南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2年,32岁的陆建华成功拿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1997-1998年间,陆建华曾挂职于重庆市渝北区副区长,当时,渝北有个县非常贫困落后,他还特地给该县引进了一个日本的经济援助。

后来,他还应日本外务省的邀请,前往日本进行学术访谈。

大家看看陆建华的履历,18岁就能上大学,又能去南开大学读研,32岁就能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博士,还能挂名副区长。

毫不夸张地说,陆建华若是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坐到学术界顶端的位置也不无可能,亦或者是,在政界做出一番名堂。但是很可惜,世事没有如果。

如此出色的履历,让30多岁的陆建华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别看陆建华年纪如此年轻,但他在社会科学这一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却是让许多人望尘莫及。

陆建华不仅在学术上做得十分出色,甚至十分善于媒体炒作,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赚取高昂的酬金,陆建华做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主持人、也做过北京二台“读书”节目主持人、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评论员等等。

当然了,陆建华参加的电视节目可不仅仅是这些,他还以访客的身份,参加了许多电视节目。

在这些节目中,陆建华凭借自己专家的身份对时事进行点评,再加上他本人性格也十分直率、幽默,对社会事件的点评也非常独到犀利,因而,陆建华拥有了不少忠实的粉丝。

而他的粉丝群从老到小,从贫穷到富裕,粉丝几乎囊盖了老中少,可以说,是老少通吃。也凭借着频繁曝光的知名度,他成为了社科院优秀的评论家。

然而凡事有利必定有弊,高度曝光,给陆建华带来了不少粉丝和财富,但也因此他被外国的情报部门给盯上了。更加有意思的是,外国的这些情报部门对陆建华此人的分析评价都是赞不绝口。

他们认为,陆建华是大陆最具创意和影响力的政情评论家,甚至还有人认为,他是大陆政府社会科学领域中核心智囊。

“核心智囊”一说,我们并不能评判他消息的准确性。但换个角度来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是我们国家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曾有不少院长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外国的情报部门会盯上陆建华。

陆建华所研究的领域涉及青年问题、社会问题、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大家看青年问题、社会问题、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有哪一方面不关乎国内的民生、民建?

除此之外,陆建华所作的研究也有不少是关系着我国政府与社会的一系列核心论点。比如说,我国社会形势蓝皮书的编制,陆建华也是其中核心成员之一;国家有关社会领域的一些重要课题调研研究,陆建华也经常参与。

新华社还曾经邀请陆建华为全国两会的经济发展作专家点评。

随后,陆建华撰写的《中国社会问题报告》一文更是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你想想:这地位、这能力、这学历,也难怪外国间谍,把陆建华看成一块香饽饽。调查清楚陆建华的信息之后,外国间谍认为他手里一定有许多秘密情报。

在他们眼里,陆建华一定就是中国大陆社会科学领域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只要能够接近陆建华,就能够了解大陆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也能够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所以,这些情报机构就开始派遣出特工开始接触陆建华,企图通过金钱、美女、地位等手段并对其实施拉拢策反。

在金钱、美女、地位等手段的狂轰滥炸下,陆建华居然被这些特工成功策反了。

2003年开始,他通过一个叫程翔的人向国外论文投稿。

我国检控方经过调查得知,陆建华所发表的论文中,就有18篇涉及到国家最高军事秘密,所以,陆建华投稿的行为,已经触犯了间谍罪。

但当时检控方以为陆建华是无意触犯了间谍罪。

他们起初认为,陆建华和程翔等人就是单纯在国外发表一些涉密的论文,虽然间接触犯了间谍罪,但还是可以认定:陆建华并无直接从事间谍活动。

不过,随着检控方一步步地深入调查,更加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发生了:这并不是陆建华第一次向国外论文投稿,涉及国家最高军事机密的论文!

随着调查取证深入,检控方渐渐发现,这位社会科学院的博士,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又是为什么呢?检控方发现,陆建华除了向国外论文社投稿以外,居然还频繁地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情报机构来往密切。

沿着这条线索,北京国家安全局调查人员还查出了,陆建华给这五家情报部门输送情报中有多起是泄露国家机密事件,更有意思的是,陆建华把这些机密文件复制成五份,分别发给了五家情报部门,以此获得了丰厚酬劳。

那么,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博士为何会走上这条道路?

陆建华难道是像那些投诚到台湾到飞行员那样,希望有千两黄金奖励和美女陪伴吗?还是像空军少将刘广智一样被下属“出卖”,落入了他人的间谍圈套里?

还是像2011年,在台湾攻读机械专业的宋哲那样,被台湾美女间谍许佳滢所诱惑而“心甘情愿”地传递情报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一个字,钱。

根据陆建华的同事评价,平日里陆建华做派十分狂妄、自大,他在吃喝方面也非常大手大脚。不仅如此,陆建华外出开会,要住最好的酒店,要坐专车。

陆建华特别喜欢用奢侈品,更热衷于买名牌衣物,他身上穿的衣服、鞋子的价格非常昂贵,甚至连他本人也曾狂妄地宣称:“我身上穿的衬衫,从来没有一万元以下的。”

当陆建华落马后,他的态度依旧是十分狂妄,并声称:自己并没有通敌卖国,只不过是在国外某些期刊上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而已。

然而,当我国安全部门把一系列有关他通敌卖国、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的证据,摆在他的面前时,陆建华这才收起狂妄的姿态,开始痛哭流涕,不断对我国安全部门调查人员忏悔自己的过错,并希望国家能够宽大处理,表示自己不会再犯,希望国家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然而,陆建华这种不仅卖国、还死不悔改、一心一意为了钱的丑恶行径,激怒了许多国人,甚至连他的老家的亲戚都和他断绝关系。

他们认为这样的人为家乡抹黑,没有人肯接受他的忏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个曾经天之骄子,如今却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国家机密,沦为卖国求荣的间谍,说出去都让人难以置信。

其实,陆建华被策反,还得追溯到他社科院担任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时候。

陆建华作为家里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从小被家里娇生惯养,他想要什么家里都会给他买。但自从当了这个副主任之后,他每个月就只能拿一些死工资度日,早就习惯花钱大手大脚的陆建华,根本无法维持他的日常花销,他对此感到不满,甚至还满腹怨言。

后面,陆建华发现了媒体这个大平台,他开始把精力放在了公共媒体上,还开始频繁出入各大电视节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捞钱。

参加电视节目赚取的酬劳的确丰厚,但社科院却把陆建华的一部分收入给收缴了,因为陆建华出席这些电视节目所代表就是社科院的形象。

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单位给分走一部分,陆建华心里自然百般不是滋味。为此,他还特地去找单位领导理论,但单位领导却用规章制度反驳他。

陆建华虽然无可奈何,但此事也在他心里埋了一根刺,这根刺也成为了陆建华后来通敌卖国的一个伏笔。

那么,讲到这里,也许有人就会问:陆建华所研究的领域又不涉及国家军事机密,也不涉及国家敏感政务,怎么他写的论文就会涉及国家高等机密了呢?

那是因为陆建华所在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业虽不是国家高等机密部门,但它里面,有不少国家红头文件的。更何况早年间陆建华还曾经收到新华社的邀请,为全国两会的经济发展做专家点评。

因而,大家可千万别小瞧陆建华,他能够接触到的机密级别国家文件,可是不少的。

而这也是让外国情报部门欣喜若狂的一点,毕竟,陆建华所拥有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情报太多了。

陆建华觉得单位分走自己参加电视节目的酬劳的行为很过分,就心生怨气。

当国外情报部门找上门时,陆建华只是稍作考虑,就提出情报出售的要求。就这样,国外情报部门人员与陆建华一拍即合。

国外情报人员立即给出了一个诱惑的价格,想要购买陆建华的文件。

不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陆建华,知道出卖国家情报的风险性。他认为,自己手上的文件如果仅仅就只能换取这点酬劳,那自己需要担负的风险就太高了,于是,就大幅度加价。然而,外国情报机构却不愿意,他们觉得陆建华是在乱开价,他们坚决反对,也因此第一次接洽中,就因为价格没谈拢而不欢而散。

但没想到脑筋转得比别人快的陆建华,从这次经历中发现了另外一个来钱的路子:把自己手头的一些研究课题和红头文件卖给国外,以此来牟取利益。

这个国家的情报部门不要就算了,反正我卖到国外去,有的是国家想要。

与此同时,陆建华还担心,如果自己亲自出马和国外情报人员接洽,目标太大,很容易暴露。为了保险起见,陆建华就找来了朋友程翔,让他代替自己和国外情报部门进行情报交换。

其实,陆建华还有另一个打算:若是事情败露,国家查到自己出卖情报的行径。他还可以推卸责任,毕竟不是自己亲自与国外情报人员洽接的。

陆建华为了拴住程翔,每次交易后,还会拿出一笔不菲的酬劳给程翔。对此,程翔也是欣然接受,因此,两人开始在这条联合通敌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了钱之后的陆建华开始大手大脚起来,不仅穿着要穿最好的,就连自己吃饭、喝水、抽烟都要用最好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尽管陆建华通过贩卖重要文件“赚取”了很多钱,可依旧经不起自己折腾。不得已,陆建华只得继续贩卖文件。

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大笔资金的陆建华,看着自己手头拥有的文件,忽然心生一计:之前我是把这些文件卖给一个国家,就只能得到一个国家给的钱。

如果我把这些文件每一份都卖给不同的国家,那么自己赚来的钱不就多一些,反正自己这样已经犯间谍罪了,就不忌讳多卖给一些国家情报。

说干就干,陆建华通过多方途径找到了一些国家情报组织,并同样通过程翔与这些组织进行接洽,最后,一番操作之下,陆建华就成为了五个国家和地区情报组织的间谍人员。

而在这五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地区和日本给出的酬劳最高,于是,陆建华每次有新的情报就率先发给他们,然后,再发给其他三个国家。

渐渐地,陆建华通过当五家间谍而谋取了大量的财富,五个国家和地区也通过陆建华获取了大量中国内地情报。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最终,程翔被我国情报安全部门盯上了,安全部门还顺藤摸瓜摸到了陆建华,最后,在一系列调查中,陆建华通敌卖国的证据,被国安部门轻而易举地掌握。

陆建华自认为:

让程翔作为代理人,即便是被抓住,也会有人背黑锅,但是他天真的低估了我国安全部门的能力,最终锒铛入狱。

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入狱后的陆建华还一直矢口否认自己通敌卖国。为了把罪行推给他人,降低自己的判刑。他甚至狂妄地说道:

“程翔是自己朋友,他经常来家里玩,可能是他到我家里时,看到了一些重要文件,就顺手拍照卖给国外。我对此是一无所知,我真的是无辜的。”

然而,就在国家安全部门把他与国外特工通信的铁证,都摆在桌面上时,陆建华懵了,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陆建华自以为,每次联系完之后,都迅速删除了聊天记录,后期就没人能调查到。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管你删掉多少聊天记录,不管你怎么删的,国家安全部门照样有办法调出来。

沦为五家间谍的陆建华,曾经风光一时,如今要多凄惨有多凄惨,他的亲戚朋友不解,和他断绝了关系,就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遭到他人的冷眼相待,街坊邻居都讽刺陆建华的父母养出了个白眼狼。

陆建华的父母都没脸面去外面交往朋友,只能待在家里惶恐度日。

陆建华通敌卖国案,最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正式开庭,检控方宣布了他的泄露国家机密的各项证据,对此陆建华供认不讳,最终法院判处陆建华泄露国家机密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规定,判处陆建华有期徒刑20年(也有的说是死刑,其实这是不对的。社科院著名学者于建嵘曾在某自媒体平台上证实,陆建华并没有被判死刑。)

纵观陆建华的一生,原本拥有大好的前途,但是却因为内心的欲望,最终让自己一步错,步步错,最后,走进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陆建华事件,要值得我们警惕,我们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更要防止境外势力的拉拢,渗透和策反。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 2016 头条618 www.zz61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public_r['add_beia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public_r['add_jubao']?> <=$public_r['add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