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三亿人,造不出一台先进的发动机?我们缺什么

军武新观察 2021-06-04

引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前言:

我国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制造能力更是让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潜力,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航空母舰、卫星和宇宙飞船,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体系的方方面面,向着世界大国、科技大国、工业大国的目标正奋勇前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在向世界出口的时候,最多的就是轻工业品、纺织品玩具、食品和工业原料,而进口的则是高精端的精密仪器和高科技武器,这说明在中国高科技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的高尖端的产品依赖外国的进口,一旦外国停止向中国出口,那么中国的发展进程就会遭到无情的打击,比如我们的芯片产业,我们的发动机,都被外国死死的把控着,如何突破这样的局面?我们又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局面?本文将带领大家一探究竟。

1.我国没有完成有效的工业革命

1.1错过了资本主义的改革历程

中国百年的风云变幻可谓激荡澎湃,自清末开始的百日维新、洋务运动开始,我国就开始学习西方的经济、文化以及工业的发展,但是主要还是以买为主,当时中国的工业可以几乎是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时期,后来经过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国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开始过度,工业革命的步子也大了起来,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和简单的军工业,根本就没有完全进入系统的全面的工业革命。

当时中国的战乱不断、灾难丛生,民国建立初期就是北伐战争、国共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民国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去考虑过工业革命对国家的好处,只是拿着真金白银去世界各国买武器、买弹药,除了简单的制造业外,中国的工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因此自清末至建国初期,百年的时间就是在打仗,就是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进行屠杀。

1.2文革对工业体系及人才的迫害

建国后,我国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个就是大炼钢铁的过程,不管是精钢、废钢统统扔进炉里进行改造,虽然钢铁的产量上来了,但是钢铁的质量却没有上来,对于精钢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过多的去深究这里面的内容,导致这一时间段没有好好的进行钢铁的研究和探索,错过了一个提炼精钢的时期,也导致中国的高端精密仪器无法进行制造和生产。

还有就是文革时期的破四旧和对文人的迫害,这里是一个历史问题,在这个时期很多具有科学文化的专业知识分子遭到批斗,很多书籍和仪器遭到毁坏,这对一个国家而言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很多在各领域高端人才遭到迫害,很多人无法承受无休止的批斗而惨死,更有甚者就选择自杀,包括很多专业的书籍也被付之一炬,造成中国整个工业系统的断层。

1.3改革开放形成拿来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走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让整个国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并积极和国外的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争取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国外的科学技术,积极地向海外派出访问专家和留学生,目的就是吸取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理念,造福自己的国家,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国家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速度,整个社会全都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

在这股浪潮中形成的就是拿来主义,我们用金钱买来很多外国的设备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模仿,往往我们只是模仿了形,却达不到发达国家的高端水平,一样的设备,中国的寿命短、已损坏,不如西方国家的产品设备耐用,在当时是这个社会的共识,我们自己做一些简单的、粗放型的产品还行,一到高端设备就必须花钱去国外买,而且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2.我国缺乏高尖端的精密仪器

2.1前期对此方面投入的不足

在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的初期,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差距非常明显,因此任何国家对我们都抱着放松的态度,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当时觉得只要能买的话,自己何必费心费力地去生产呢,导致国家在细化工业分工时投入的资金不足,而是把目光放在了更广阔的大事情上面。

2.2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对态度

虽然当时和各国关系不错,但是以西方为首的发达国家依旧对我们国家抱着敌对的态度,对我们采取经济封锁,属于高精端的设备不允许其他国家卖给我们,因此我们的设备主要来自日本、苏联和一些友好国家,即便如此,人家高端产品也不会卖给你,导致中国向发展工业革新,想提升自己的工业水平都非常困难。

3.我国缺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1我国对科技教育的偏差

中国现在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工业学科分的不够细致,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降低投资金额,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形成大学科的教育理念,就是学科分的不够细,都属于广泛的知识结构,都懂但是都不精,没有系统的工科专业知识作为依靠,就很难形成数量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导致现在在一些特定领域依然还不能强大起来,就是因为没有工业基础。

3.2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

为什么泱泱大国,14亿人口的庞大国家,却造不出我们自己需要的发动机,因为还缺少一种工匠精神,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像在六十七十年那样的身在一线的科学家少之又少了,现在很多专家、教授都挂着官员的头衔,出门坐车,进门就得有人迎接,最主要的就是巧立名目,圈套国家的专项研究经费,至于成不成,成什么样子一概不管,导致整个学术氛围也是一心向钱看,如此这般,谁还愿意守在一线进行科学研究。

3.3高科技人才的流失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留学热铺天盖地,不管是自费的,还是公派的,很多一大部分留在了西方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因为那边的待遇高、环境好,有着舒适的工作节奏,挣得钱也是中国的好几倍,因此以各种理由不再回来,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损失,高级人才的流失也导致了国家在高端领域的发展。

4.我国缺少完整体系的工业设施

4.1我国对国际高科技产品的依赖

我国通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逐渐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拥有了这个世界上全方位的立体的工业体系,可以说世界上有的,中国都可以建造,我们的宇宙飞船、我们的航空母舰、我的战机、我们的导弹等等高尖端的设备,我们都可以进行国产化的生产,只是有一些产品的质量还是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4.2个别高端领域依旧对我国封锁

在发动机领域、在芯片领域,在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领域,世界各国还是对中国进行封锁,我们的发动机依旧还是靠采购俄罗斯的为主,不是我们不能生产,只是我们生产的发动机质量不行,寿命短,无法适应长期作战的需要,这说明一个问题,我们产品的性能有了,我们的基础设备的质量不过关,说白了,就是你的材料不行,太次,别梦想其他国家会告诉你怎么生产出来的,因为这是扼住中国咽喉的技术,没有了发动机的飞机、舰船都将成为一堆废铁。

4.3必须加强对精密仪器的研发

我们和发达国家缺少百年的工业革命经验,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的进行研发,一点一点的积累,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完成,一个经验一个经验的总结,加大对精密仪器的购买和研发,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建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逐渐缩小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一定会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动机。

5.我们到底缺少什么

5.1缺少对基础工科的投入和重视程度

只要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投入都不晚,我们必须结合自身问题的根源,整合现在国家的科学力量,攻克关键的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技术和设备,对于工科专业要进行细化,培养各学科的基础人才,并且形成下放基层进行锻炼和学习,牢固掌握材料科学的性能和结构原理,这样在全国就会形成科技兴国的良好局面,发动机就会早日建造出来。

5.2缺少培养和建立工匠职业的规划

我们还要对基础人才、关键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解决高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工匠奖励,激发科学家们服务基层、努力进取的热情,从制度上、从生活上、从发展上关心到位,给予他们良好的发展前景,相信就会出现奇迹。

5.3缺少建造精密仪器的决心和勇气

我们要有勇于创新、肯于钻研、敢于拼搏的决心和勇气,在困难面前不言退,在失败面前敢争先,西方国家有的我们一定会有,西方国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要敢为天下先,要把国家命运放在心上,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方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才会创造出一流的发动机。

结论

为什么13亿却创造不出一个发动机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我国一直在砥砺前行,随着国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在高级人才的培养方面下大力气,相信合格的优质的发动机就会制造出来。

个人认为之所以发动机造不出来,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就是各国对高端技术的把控和封锁,不让你知道,不让你介入,不给你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内部因素就是内心过于浮躁,不能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做科技研究,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科研卖给我们发动机了,我相信我们的发动机就一定会造出来,因为不逼一把,不到关键时候,中国人的那种激情澎湃的劲头儿是出不来的。

朋友,你认为中国造不出发动机的原因是什么呢?希望在评论区看到你们的留言。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 2016 头条618 www.zz61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public_r['add_beia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public_r['add_jubao']?> <=$public_r['add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