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将领不比秦国逊色,却为什么阻挡不了秦国的进攻?

小闵学历史 2020-05-11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不断,随着后期各国之间的征伐愈演愈烈,后期只剩下了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可以说当时天下的无数名臣猛将都是从这七国之中脱胎而出的。到了战国后期,其余六国论总体实力已经远远不及秦国了,唯有赵国可以与之一较高下,"战国四大名将"之中的廉颇,李牧有两个就是赵国人,而除了这两人之外别的知名的将领还有赵奢,旁媛等人,可以说论将领的优秀程度比之秦国毫不逊色,尤其是李牧堪称战国末年山东六国的"擎天柱"。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赵国拥有这么多优秀的将领,却为何最终无法阻挡秦国的进攻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国家光有优秀的将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国力,我们不妨先对秦赵两国国力做一个对比:

国力上,秦国全方面占优

战国初期到战国中期是各国变法图强到时代,在这其中魏国率先变法在战国初年的争霸之中夺得了先机,然而马陵之战的惨败让魏国跌下了神坛,而靠着商鞅变法的奇效秦国也随之强大起来;而战国中后期,赵国出了一个赵武灵王,率先学习胡人的优点,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由此赵国的军事力量可以和秦国并驾齐驱。

然而秦赵两国的改革是有明显不同的,秦国的变法是全方位的,它不单单从军事上改善秦国,他是从制度上,经济上,民风,习俗等各方面对秦国实行全方面的改革,而其中商鞅变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顺应了时代,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化。

而赵国改革则有所不同,赵武灵王仅仅从军事上改变了赵国以往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军事以外的制度则稍有涉及,而赵国依然实行的是贵族土地拥有制度,严重影响了赵国的经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的经济完全可以负担自身的军事消耗,而赵国必定会被自身拖垮,所以从国力上秦国则是占据了优势。

地理位置上,秦国占据优势,赵国腹背受敌

战国七雄之中,秦国最终能够一统天下可以说地理位置帮了他大忙,秦国地处于最西边,手中更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战国时期列国几次合纵攻秦最终都是被这函谷关所难住,最终都是无功而返,所以秦国只需要将军事重心放在最东边。

而赵国的地界则恰巧不巧的也属于中原中心区域,南面是韩魏两国,东面是燕,齐两国,西面就不用说了,而赵国北面的游牧民族还一直时不时的来骚扰赵国,可以说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赵国的军事力量。

在秦昭襄王任用范睢为相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之后,赵国在军事上则更加被动,不但要防备西面的秦国,还要防止燕国从背后捅刀子,所以赵国的地理位置又是一个限制赵国发展的因素。

秦国明君辈出,赵国昏君奸臣搭配,坑人不累

秦国自孝公之后,可以说天佑秦国,连续六代明君:秦惠文王攻略巴蜀,破合纵连横,秦武王攻占宜阳打开东出道路,秦昭襄王期间横扫六国奠定了秦国一统之根基,秦庄王继位则继续打击山东六国,直到秦王嬴政横空出世。

然而彼时的赵国呢?可以说打败赵国的不是自己,正是赵国国君自身,赵武灵王在位前期的确堪称雄才大略,加强了赵国的军事力量,可是在位后期则闹出了一场"沙丘之变"直接导致赵国陷入内讧之中,损伤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赵惠文王在位期间没什么大毛病,在这就省略吧,而赵惠文王之子就不用说了,在长平之战期间错用赵括导致赵国从此元气大伤,赵悼襄王在位期间又赶走了廉颇让赵国损伤一员良将,最后到了赵王迁时期更是冤杀了赵国最后一个良将,从此赵国灭亡指日可待。

所以,赵国纵使名将层面不输秦国,可是全方位比较赵国和秦国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 2016 头条618 www.zz61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public_r['add_beia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public_r['add_jubao']?> <=$public_r['add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