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母亲真的懂孩子吗?

花生地安柏 2021-01-22

这周海淀期末考,第一天,花生上午考语文,下午考物理,家里发生了两个小花絮。

第一件事,发生在上午11点:

我正在写文章,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嗡嗡”声,来自花生的房间。

我循着声音找到了——是花生的手机,静静地躺在他的小书架上,还充着电。他忘带手机了!

“嗡嗡”声又来了——有电话打进来,我却接不起来(华为的要先解锁才能接电话)——这下暴露了,我这个老母亲并不知道小朋友的手机密码。

虽然无法接电话,但我记下了电话号码,上网查了下,发现是中通快递——我们小区不让快递进来,都得去门口取。

机智如我,直接下楼走到小区门口找到中通,报了花生的号码取到了快递;机智如我,还带了一个拖车下楼——正如所料,花生又买了体育器材——分量不轻。

不过我没擅自拆包装,他自己买的东西也算是隐私吧,反正不是杠铃就是健腹轮之类的。

(花生买的部分运动器材)

第二件事,发生在下午2点:

我所在的中考群,学而思的老师发了海淀区的语文考卷——还挺快的。

好奇心驱使我打开卷子,看看作文题是啥。

嗯,我心里有数了,对花生来说应该不会纠结写啥。

下午花生回到家,我把快递给了他,问他:今天的语文考试,你是不是选了题目一——自己最喜欢的学科?

花生惊奇地看了我一眼:是呀。

我接着问:你是不是写了体育?

他更惊奇了:对的。你怎么知道的?!

我不由嘚瑟了:你老妈我多机智呀!

(花生拿回来的试卷,上面写了一个简略提纲)

虽然我觉得自己比较机智——比较了解孩子的喜好,也很人性——没让五音不全的花生学乐器,也给他量身定做了合适的学习策略,但是我从没敢向别人夸口:我很懂花生。

虽然花生还基本像朋友一样和我交流,但毕竟是一个独立个体,而且越来越大了,自己肯定是有一些小心思小想法的。虽然我能看出来不少,但没看出来的,应该也有不少吧……

但当我看到“谷雨实验室”的特稿《郑爽与母亲漫长的战争》里,记者访谈郑爽母亲刘艳时,有这么一句时,我还是挺佩服郑爽母亲的“自信”的。

刘艳又骄傲于自己在“懂郑爽”这件事情上取得了世界第一名。“多少家长还没想开,多少家长付出得比我多,孩子还没成功。”

(图片来自公众号“谷雨实验室”)

相信最近大家看郑爽的新闻也看到审美疲劳了,我也不多说,就说“懂孩子”这件事,因为和我们所有做家长的都有关。

虽然郑爽是一个成年人了,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但她父母对她的教育和影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图片来自网络)

从郑爽母亲这句话来看,有三个重要问题,她应该是欠考虑的,也可以说是她教育孩子的“重大误区”了。

1

孩子的成功该如何定义?

若论事业——准确来说,是走红,不谈演技,郑爽是挺成功的;但是若论做人,论情商,论心态,论价值观,论职场素质,论感情经历,总体来说还是挺失败的……

一个公众人物,一旦在“人品”上出了问题,事业或者说成绩再怎么靓丽,也不能做到“一俊遮百丑”。从中长线来看,也会严重危害到事业,就像我们老话说的“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从众多报道来看,郑爽被人质疑的“人品”,与父母的教育、言行和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带着原生家庭深深的烙印。

事业的成功,成绩的优秀,都不能抵消做人的失败。家庭教育,应该坚守的底线是,教给孩子善良的品质和正向的价值观。

2

懂孩子到底该懂什么?

郑爽出道以来,性格总是显得脆弱,情绪也经常走极端,多少也和成长过程有关。她从小的演艺之路,更像是她母亲的梦想,而不是她自己的梦想。

(图片来自网络)

而郑爽成名又太顺利,以至于对走红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根本无法驾驭。从内心她是抗拒的,似乎更向往安稳平凡的生活,但受到父母的影响(亦或也有自己的欲望),对金钱和名气又是相当热诚的。

郑爽就像被父母绑在了一列叫做“名利”的快车上,而渐渐的,她却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爱上了绑架者和这列快车,既无法控制,又难以逃离。

懂孩子,不是只懂孩子的天赋就够了,还要懂得孩子的性格特质和情感需求。

郑爽母亲版本的“懂孩子”,还让我想起一件事。

这个学期过了一大半时,花生才和我说起一件事:

“妈妈,这个学期刚开始,班主任和我说,想让我当学习委员。”

“来,让我猜猜, 你是不是拒绝了?”

“呀,你怎么知道的?”

“你现在不还当着体委吗?你肯定更喜欢当体委!”

花生承认:“的确,当了学习委员,就不能当体育委员了……”

其实我内心深处也挺想让花生当学习委员的——当了体委,就能天天自觉锻炼;当了学习委员,还不得天天自觉学习?!

(花生在家练习倒立俯卧撑)

然而我还是挺欣慰的:花生有说“不”的勇气,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怎么迎合他人的想法和安排。

我还感到欣慰的是,花生的班主任很包容,她尊重了花生的意见,而且一如既往地关爱花生。

这让我体会到,在懂孩子这件事上,还有第三点也特别重要:只要不涉及到大是大非,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即使和自己设想的不一样——这,才是一个大写的“懂”。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 2016 头条618 www.zz61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public_r['add_beia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public_r['add_jubao']?> <=$public_r['add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