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鼓励怕黑男孩,结果一秒被吓回,网友: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

神奇麻麻木小暖 2021-01-23

你有过怕黑的经历吗?

网上有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7、8岁左右的小男孩面对黑洞洞的客厅,不敢出去自己上厕所。

妈妈在身后一边唱歌,一边喊着口号为小男孩加油壮胆,男孩终于鼓起勇气跑了出去,可惜还不到3秒钟,就落荒而逃,哭着跑了回来。网友们纷纷留言,自己小时候也怕黑,称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实际上,大部分的孩子都怕黑,不敢关灯睡觉、晚上不上独自厕所、总觉得黑暗中有可怕的怪兽......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心理呢?

1、 幼儿期的“泛灵心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幼儿时期的孩子,特别是两三岁的时候,普遍都存在着“泛灵心理”。“泛灵心理”就是指,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有意义的东西。

所以我们会发现,宝宝会和心爱的布娃娃、小汽车说话、聊天,因为他们把对方当成了有生命的个体,彼此在沟通交流。

然而“泛灵心理”有一个坏处,就是孩子面对黑暗时,更富有想象力,他们可能会把衣架当成怪兽,将窗外树的影子当成女巫,甚至认为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角落里面有一个大恐龙,这就导致了孩子对黑暗的恐惧。

2、 被大人用“黑”吓唬过

有的大人,喜欢逗弄孩子,吓唬孩子,“狼外婆会抓不睡觉的小孩”、“不听话,大马猴就来抓你了”这样的“恐吓”让孩子信以为真,他们认为只要一关灯,这些恐怖的怪物就会来了,所以他们害怕独自在黑暗中。

我认识一个女孩,从小就被家里老人这样吓唬,导致现在20多岁了,依旧不敢一个人关灯睡。

还有一些父母,特别喜欢用“关小黑屋”惩罚孩子。孩子调皮了,做错事情了,不听话了,家长一把揪起孩子丢进小黑屋,认为,就要是要让孩子恐惧,他才能快速改变自己,实现教育的目的。

这样的做法的确快速有效,但是却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害怕黑暗。,有的孩子还会害怕封闭空间,患上“幽闭恐惧症”。

3、 血腥恐怖的影片对孩子产生刺激

很多小时候看过《聊斋》的网友表示,看过之后有一段时间特别害怕一个人睡,总是觉得床边有鬼。

家长看电视不避讳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睡前,让孩子看到了血腥暴力的镜头,甚至是恐怖片,孩子被吓到,也会对黑感到害怕。

虽然说,“怕黑”是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可以避免孩子产生“怕黑”,成为一个“胆大”的孩子。

1、不要刻意锻炼孩子的胆量

很多家长都搞错了“挫折教育”的方向,认为要多给孩子制造困难,孩子才能更加强大。实际上“挫折教育”指的是,当孩子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教孩子如何站起来,战胜自己。

所以,我们不要刻意去锻炼孩子的胆量,就像文章开头的视频,刻意让孩子独自走入黑暗,其实孩子是非常痛苦的,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这次的经历还会导致他日后更加恐惧。

更好的做法是,妈妈陪着孩子一起去,帮孩子打开灯,在洗手间门口等着他。让孩子心里有底,有安全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2、理解和陪伴

“没什么好怕的”、“你怎么这么胆小”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毫无用处,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羞耻感,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

人都有胆小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所以家长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恐惧,不要试图用“激将法”、“嘲笑法”或者“大道理”来逼孩子。

当孩子不敢的时候,就陪着孩子一起,比如孩子不敢一个人睡,那就陪着孩子睡,给孩子讲个睡前故事,等孩子睡着之后再离开。

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建立十足的安全感,慢慢地,孩子会发现其实“黑暗”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3、孩子看电视要注意分级

电影都有分级,注明哪些影片是孩子青少年不适宜的。实际上在家看电视也是一样,尤其在幼儿时期,避免孩子看过于血腥暴力的电影,不要带孩子看恐怖片。

因为孩子还小,他们没有分辨真假的能力,这些内容会让他们信以为真,甚至开始展开更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恐惧。

当孩子“怕黑”,我们要做的不是嘲笑,不是讽刺,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同时用情呵护孩子,帮助孩子一同战胜“黑暗”的恐惧。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 2016 头条618 www.zz61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public_r['add_beia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public_r['add_jubao']?> <=$public_r['add_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