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最早意识到这3点的父母,稳了

小小包麻麻 2021-09-18

原标题:“双减”后,最早意识到这3点的父母,稳了

“双减”实施半个月了,大家都还适应么?

我所在的家长群分成了两拨:

一拨周中课外班的,上下来最大感受:累,大人孩子人困马乏。

另一拨停掉了“课外班”,在校享受课后服务,回家整整校内知识,任务轻松了,但内心是担忧的。

闺蜜就属于后者,由于家里没人接送,又不想费眼睛搞线上课,无奈“躺平”。

一下子没有课外班了,孩子“呆废了”怎么办?

没想到开学半个月,孩子的变化,从学习习惯,到学习成绩,不说天翻地覆,也是天天喜人

1

“躺平”之后,娃自己“起来”了!

家长们最关心的:没有了课外班的加持,孩子学习会不会退步?

如果是说奥数,英语K、P考试,那只能继续校外,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

如果说校内学习,从闺蜜家娃看,状态竟然前所未有的神勇。

几次随堂测验,都是满分。

作业,次次都是漂亮的优+。

有点绕的数学题,以前就干瞪眼瞎说,现在能一步一步,逻辑清晰地推导出来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娃开始“自鸡”了!

那天闺蜜加班,娃一个人先到家。打了几个视频电话,娃都没接,麻麻的心都揪了起来,以她对娃的理解,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玩pad呀~

打开摄像头一看,娃拿着牛津树,投入地听英语呢,边听边乐,问“妈妈,我能再听一本么”?

传说中的断崖式三年级,双减“躺平”后,学渣娃竟然自己“站起来了”!

写作业,复习,预习,整理错题本,一整套行云流水,不用催,也不用吼了。

前两天学校竞选小干部,娃自信满满地要去竞选大队长

虽然没成功吧,但这份自律,自信,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

2

之前的问题出在哪儿了?

如果你知道这娃之前的情况,就能理解现在这状态,是父母做梦都不敢想的。

小姑娘普娃一枚,90多分的成绩,偶尔还爆冷考个七八十分啥的

双减之前,闺蜜找我求助过,自己和老公虽不算学霸,也是985、211毕业。怎么到了娃这代,一二年级连个100分都拿不了,这娃是不是傻?

要说教育,闺蜜可是没少烧钱,4岁学英语,5岁学数学,一年级就上了大语文。

期末考试连个满分都拿不回来,心里有点不能接受。

我果断建议她停掉所有课外班,扎扎实实抓习惯,搞基础,这两样没抓好,什么都是空中楼阁。

她担心别人都学,自己娃不学,是不是拖孩子后腿了?

我:你的目的是啥?

她:眼下,肯定是先把校内整上去...

我:那上课外班,跟校内成绩没有必然关系。

校内校外是两回事,校内是基础,校外是拔高。

她家的问题是,孩子的课太多,校内没学明白,校外也听得云里雾里,两头空。

最严重的后果还不是眼前的成绩,而是娃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认为“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是学渣......”

如果你每天工作,干啥啥不行,是不是心态也得崩?

孩子的自信心和自驱力也是同理,慢慢被消磨没了,不厌学都不错了。

所以,“双减”对学习习惯没建立,基础没搞扎实的娃,其实是好事!

3

这种感觉,让孩子很上头!

“双减”后,课少了,时间多了,难度降下来了,孩子能选择想做的事,感受到了“胜任感”,变化也就来了。

这是托管班老师反馈的孩子最近的变化,孩子正在打开内驱力,进入良性循环圈

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和Edward提出过一个理论,叫自我决定论。

自我决定论认为,要想让一个人去做一件事,那么这个事情需要能激起他的内在动机。

人的内在动机分为: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这三种感觉正是孩子成长最想要满足的心理需求。

这个从闺蜜家娃的变化上,能够明明白白感受到。

以前孩子很焦虑,因为每天都在赶赶赶:上课像赶场,写作业像赶工,过了手却没过脑,赶来赶去啥也没做好,学习毫无乐趣可言。

现在有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孩子开始享受读书。

其实,对孩子来说,能做到,比做多少有意义多了。

任务太多,无边无际,没完没了,很容易产生无力感。

当目标变得可完成,孩子每天感受到的都是:我很快就做完了,我能做得很好,不断体会到“胜任感”,她能不上头么?

用闺蜜的话说:自信心炸裂,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

自己洗饭盒,洗袜子,强烈要求自己做早餐,甚至自己上学(爸妈只好远远地跟着),临出门还要拎上家里的垃圾袋,拦不住

房间也跟着小主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原来就像猪窝,妈妈怎么唠叨没用,现在井井有条,跟她整个人的状态一样。

看到这儿,也许有人会担心,什么都不学能行么?

其实,孩子不是讨厌学习,讨厌得是像木偶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生活。

闺蜜家的娃,最近就要求恢复之前死活不去上的舞蹈课,压腿练功也不用大人督促了。

这一切,都源于“胜任感”“连接感”“自主感”,带着她进入了自驱力的良性循环圈。

罗振宇说:拥有自驱力的人,会想方设法找到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与工具,进行自我学习、探索,或与人合作创新。

而没有这种强烈动机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资源,工具,都没有用

这句话我和包爸感同身受,本周包爸清华的EMBA开课了,为了去上学,周末他加了满满两天班。

人到中年,还能上学成瘾,肯定不是谁催着他逼着他,真得是自己有强烈的意愿才行。

今天分享的这个故事,是希望借着“双减”的东风,能让我们慢下来,看到“教育的本质”,回归“养娃的初心”。

生活终究是孩子自己的,多一些留白,多一些放手,让孩子主导,让孩子体验,这珍贵的自驱力、对生活学习强烈的热情和好奇心,才是我们应该给娃放入人生行囊的礼物,你说对不?

新学期,你家娃有什么可喜的变化,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呗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
© 2016 头条618 www.zz618.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public_r['add_beia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public_r['add_jubao']?> <=$public_r['add_tj']?>